
扫 一 扫 关 注 我 们
WJA升降减速机作为工业升降设备的核心传动部件,其内部零件的拆卸与检修是确定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。通过系统化的拆解流程与细致的检修操作,可识别潜在故障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一、拆卸前的稳定准备与工具配置
拆卸前需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标识,防止误启动导致机械伤害。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冲击手套、护目镜及防尘口罩,避免润滑油溅射或金属碎屑飞溅。工具配置需涵盖用套筒扳手、扭矩扳手、拉马、铜棒及内六角扳手组,针对不同规格的螺栓与轴承设计。对于铸铁箱体,需使用橡胶锤辅助敲击,防止箱体变形。
二、分步拆解流程与零件保护
端盖与连接件拆卸
起先拆除输入/输出轴端盖螺栓,按对角线顺序逐步松脱,避免单侧受力导致端盖变形。端盖拆卸后,需检查密封圈状态,若存在老化裂纹或弹性失效,需立即替换。对于采用迷宫密封的箱体,需清理内部积存的润滑脂,防止杂质进入齿轮腔。
齿轮组分离
使用拉马工具拆卸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,操作时需在轴端放置铜垫块,防止拉马爪直接接触轴表面造成划伤。齿轮拆卸后,需观察齿面接触斑痕分布,若斑痕偏向齿顶或齿根,表明齿轮安装中心距存在偏差,需在后续检修中调整。
轴承与轴系拆解
对于圆锥滚子轴承,需采用用拆卸套筒,通过液压泵施加均匀压力,避免轴承内圈与轴颈产生相对转动导致配合面损伤。拆卸过程中需记录轴承原始游隙,为后续检修提供参考。轴系拆解后,需检查轴颈表面粗糙度,若存在划痕或锈蚀,需使用油石打磨至Ra≤0.8μm。
箱体内部清理
使用高压气枪吹扫箱体内部油泥,主要清理齿轮啮合区与轴承位沉孔。对于铝合金箱体,需避免使用钢丝刷等硬质工具,防止划伤表面氧化层。清理完成后,需用白布擦拭箱体内壁,确认性能稳定杂质。
三、核心零件检修要点
齿轮检修
检查齿面是否存在点蚀、剥落或胶合现象。对于轻微点蚀,可采用喷丸工艺修理;若齿面剥落面积超过15%,需替换新齿轮。同时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,若偏差超过标准值,需调整齿轮安装中心距。
轴承检修
采用加热法清洗轴承,温度控制在80-100℃,避免高温导致轴承钢退火。清洗后检查滚道表面,若存在麻点、压痕或保持架变形,需立即替换。对于可调心轴承,需测量径向游隙,确定符合设计要求。
轴系检修
使用千分表检测轴颈径向跳动,若跳动量超过0.05mm,需进行直轴处理。对于键槽磨损,可采用堆焊后铣削修理,或直接替换新轴。轴端螺纹需检查牙型完整性,若存在滑丝现象,需重新攻丝并配制新螺母。
四、装配与调试规范
装配前需对所有零件进行脱脂处理,无油污残留。齿轮安装时,需控制齿侧间隙在标准范围内,可通过压铅法或百分表法进行测量。轴承装配需采用热装工艺,加热温度控制在100-120℃,防止轴承钢退火。装配完成后,需进行空载试运行,监测振动值与温升曲线,确定设备运行平稳。
五、防预性维护建议
建立定期检修制度,每运行500小时需检查润滑油状态,若发现金属碎屑或乳化现象,需立即替换。对于环境温度超过40℃的工况,需缩短换油周期至300小时。同时,需在减速机底部安装接油盘,防止漏油污染工作环境。
通过系统化的拆解流程与细致的检修操作,WJA升降减速机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性管理。从端盖拆卸到轴承检修,每个环节均需严格遵循工艺规范,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,为工业升降设备提供持续的动力确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