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扫 一 扫 关 注 我 们
减速机作为机械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,其拆解、检查与清洗是维护保养的关键环节。正确操作不仅能延长设备寿命,还能后续运行的稳定性。以下从拆解准备、部件分离、状态检查及清洗维护四个阶段展开说明。
一、拆解前准备
稳定防护与工具准备
操作前需穿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及防尘口罩,避免油污接触皮肤或异物进入眼睛。准备用工具套件,包括内六角扳手、套筒组、拉马器、铜锤及扭矩扳手等,确定工具与螺栓规格匹配。同时,准备接油盘、塑料布及标签纸,用于收集废油和标记部件位置。
环境与设备状态确认
将减速机放置于平整工作台,周围通风良好且无明火源。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存在漏油、裂纹或变形,记录初始状态以便对比。断开电源并释放残余压力,对于液压驱动的减速机,需通过用接口排空油液。
二、部件拆解流程
外部附件拆除
起先移除联轴器、制动器或编码器等外部组件。使用拉马器拆卸联轴器时,需对称施加拉力,避免轴端变形。制动器拆解需注意弹簧张力释放顺序,防止零件弹出伤人。编码器等细致元件应单存放,避免碰撞。
箱体分离
拧松箱体连接螺栓时,需按对角线顺序逐步操作,防止密封面变形。分离上下箱体前,在结合面处插入铜片作为撬动支点,严禁使用螺丝刀直接撬动。开启后立即检查油位及油质,观察齿轮啮合部位是否有金属碎屑。
传动部件拆卸
依次取出输出轴、中间轴及输入轴组件。对于轴承配合较紧的部位,可采用热风枪局部加热轴承内圈,配合铜锤轻敲轴端。拆卸齿轮时需记录原始装配顺序,是斜齿轮或人字齿轮的配对关系。油封拆解需使用用钩子,避免划伤轴颈表面。
三、部件状态检查
齿轮系统检测
主要检查齿面磨损模式:均匀磨损通常由润滑不足引起,点蚀或剥落则可能与过载或材质缺陷相关。观察齿根是否有裂纹,使用红丹粉检测接触斑点分布是否均匀。对于锥齿轮,需验证装配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轴承状态评估
检查滚道表面是否存在压痕、锈蚀或保持架变形。手动旋转轴承应无卡滞或异响,径向游隙需符合标准范围。对于调心滚子轴承,需验证内外圈相对倾斜角度是否超差。
密封件与箱体检验
油封唇口应完整无裂纹,弹簧张力适中。O型圈需检查压缩长期变形量。箱体结合面需用塞尺检测平面度,对于铸造缺陷可采用金属修补剂修理。通气器滤芯需替换新件,确定呼吸功能正常。
四、清洗与维护
清洗工艺选择
采用分步清洗法:起先用毛刷清理大颗粒污物,随后浸入煤油或用清洗剂中声波清洗。对于油道等隐蔽部位,使用压缩空气吹扫,配合长毛刷疏通。清洗后需用高压气枪全部干燥,防止残留水分导致锈蚀。
关键部位处理
齿轮啮合面涂抹薄层润滑脂保护,轴承内圈涂抹装配油防止生锈。箱体内部喷涂防锈底漆,待全部干燥后再组装。检查所有螺纹孔,清理铁屑及油漆残留,螺栓拧入顺畅。
组装前准备
按标记恢复部件位置,愈换全部密封件及磨损螺栓。轴承安装需采用加热法或液压装置,严禁直接敲击。组装后手动盘车,验证转动灵活性及轴向间隙。然后注入指定牌号润滑油至油标中线位置。
通过系统化的拆解、检查与清洗流程,可全部掌握减速机技术状态,为后续维修或重新装配提供依据。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工艺规范,注重细节处理,确定每个环节的质量可控。